第五百八十四章 团结之会-《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这种低端局,方从哲等大佬根本不说话只是谈笑喝酒,王文龙见这样子也跑去和他们喝酒,他好歹也是个中书舍人,同样没有必要牵扯进这种低级别的争论。

      一直等到回院子住下后,才有讨论出结果的人来找他。

    
  楚党众人弄来一份请求万历皇帝让庶吉士散馆的文告,请王文龙在后面签字附议。

      齐党则搞了一封,请求大修山东临清一带运河的文书。

      王文龙看了两份文稿,觉得上面所写内容都没什么问题,又看到两个文告后面都落了方从哲的名字,于是也在后面具名。

      不得不说,各党派都很重视这一次问津大会的机会。三党和东林之间的矛盾不可能消除,而在新任内阁确定之后就再不能有这样融洽的气氛,想要谈出点什么都得此时趁早。

      不光是三党的普通人员重视这事情,就连三党的高层对这一次大会能够达成的结果也十分在意,请求王文龙在文稿后面附名的人刚刚离开,后脚大人物就接踵而至。

      方从哲带着几个明显是位高权重的人物走进王文龙的房间,开口便希望王文龙支持他们的主张。

      “建阳,我为你介绍,”方从哲指着身后一个年轻人说:“这位是官抚极,如今就在问津书院读书。”

      “建阳先生好!”

      “幸会幸会。”

      两人互相问候。王文龙知道官抚极就是楚党魁首官应震的长子,只不过他是小妾所生,所以在一些文献之中会把官应震的长子记成他弟弟官抚辰。虽然如此,但官抚极在楚党之中也是个重要人物,历史上过几年他就会拔贡出身,直接当上保定通判,后来更是一路升到太仆寺卿。

      一个秀才可以当到六部九卿,没有老爹的党羽一路照顾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  介绍完双方认识,方从哲便直奔主题说:“建阳,我们打算在问津大会之中提出,让圣上出来视事,首先就是明年的春耕礼圣上一定要出面,如此才能彰显新气象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