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六章 开府建衙-《制周》
第(2/3)页
如此地方州县的发展虽然会放缓,但胜在稳定,待天下承平时,可以划出一部分税科,由地方自己使用。
反正财税一项,本身就需要依据国情,时常变通。
南境新封的几个节度使,如刘言、周行逢、王逵等人,仅掌一军之事,其部集中驻扎,不得分散。
且节度使与境内各州县不再有从属关系,各地驻军,由朝廷派遣,军资物料,由朝廷出资,向地方就近采买。
以上种种,可谓新鲜,郭威细细琢磨,觉得可行,整个洞庭湖以南的二十九个州,一百零六个县,均是郭宗谊打下来的,他想怎么改,都能镇得住。
对于郭宗谊主动提出的派遣官员去南境,他欣然应允,不过具体人选还需要开延英与大臣们商讨,这是国事,也是一种利益分配。
但派遣禁军南下常驻,郭威给否了,只因禁军兵力不够,如今郭宗谊虽大胜,邻邦纷纷偃旗息鼓,但也给郭威提了个醒,国土扩张,禁军也必须要扩编了。
可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办成的事儿,郭宗谊在南境的新政又不能耽搁,所以郭威干脆允他开府建衙,自行募兵,南境的税收也暂时由荆州大都督府征收,所得上交三成,其余自留。
这是极大的信任和权利,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,消息一出,朝野一片哗然。
连郭荣都出声反对,私下里找了郭威数次,希望他能收回成命。
郭威不以为意,大朝会时依然宣册,郭宗谊加开府仪同三司,这是个散官阶,从一品,是文散官的最高官阶,本是虚职,但得皇帝特许,郭宗谊便真有了开府建衙的权利。
其实以郭宗谊功绩,足以封王,但他老子还只是个王爷,他的爵位便不能再提。
开封上下一心,动作很快,派遣的官员和封赏旬日而至。
郭宗谊在桂州接待,领了赏赐,便大犒三军,大封群臣,各将都有转迁,但行营未撤,众将士仍在湖南道行营供职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