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6章、扩大生产-《重生南宋求长生》
第(3/3)页
“快装车,摊子上的要卖完了。”杨明东停下马车就说道。
接下来一个星期,杨明东几人跑遍附近几个街子,又到了公,社场期,这一次买的人就多了,十二点不到,杨明东赶着马车回来。
“猫儿不在家,耗子在楼上打翻叉啊!”李远山笑道,“小阳,你老爹不在屋头,你就不听话了?话说好久没有看到挨揍的闹了,你继续调皮,等哪天你爹回来,我们都来围观。”
回到村里,大家正在清洗药材,杨明学的儿子也跑来水沟边,支脚支手名为帮忙,其实就是觉得好玩。他妈说道:“小阳,喊你不要玩了,回家做作业,没有听到安?”
“那你可得快点种竹子,要不了几年就得用了。”杨明义笑道。
“呵呵!要是以后我儿子这样,那天天竹条子炒。”杨明东笑道。
“哈,我居然无言以对。”李远山说道,“把自己考不上学校归咎于脑子不够用,至于自己不努力这个原因就这么轻松淡化了,这锅甩得溜!话说,你要是刻苦努力了,就算考不上好大学,专科应该能考上吧?”
“脑子不好用我也没办法啊。”寨方平说道,“要是努力坚持就能行,那人人都能上清华北大了。”
“呵呵,要是你早有这觉悟,那现在就是在学校里读书了。”李远山笑道,“哪像现在,在屋头干活路,晒得黑黢黑黢的。”
“麻烦点就麻烦点,为了赚钱,哪还怕麻烦。”寨方平说道。
“城里暂时是不可能的。”李远山,“只要销路好,就办在村子附近也行,就是运输麻烦点。”
“放心,不止是附近公,社,过几天还要我们跑一趟城头。”杨明东笑道,“其实要是能在城里搞一个耗子药厂,那就太好了!”
“嗯,不止我们公,社,附近几个也要去。”李远山说道,“这就得你们去跑了。”
“刚开张也只有送这个办法,不然名声还传不出去。”杨明东说道,“等他们用过了,效果一传开,下一场买的人就多了。”
一天下来,就卖了十来包,送出去的倒有六七十包。
“谢了,我拿回去试试。要是好用,那我介绍寨子头的来买。”何文贵说道。
“两包紧够了。”杨明东说道,“一包就可以拌半碗包谷麦子或者麦糠,你家能有多少耗子。”
“两包怕不够用啊。”何文贵说道,“家里耗子多的很。”
商量之后,同意每年拿一笔钱给公社和大队,作为地皮使用费,然后实地考察之后,就开始建厂房。
刚开始只建两栋瓦房,一栋三间,储存原料和成品暂时够了。
正是农闲时候,很容易就能请到人帮忙,仅仅一个星期,两间瓦房建好了,外面的灶头棚子水沟水池一应俱全,都不用搞什么仪式,紧接着就开工了。
第(3/3)页